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最美”风采录」“民工教授”蒋兴良:敲碎

来源:高电压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国防科工局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深入挖掘、广泛宣传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典型,引导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最美、争当最美,汇聚起爱国奋斗的磅礴力量。经各地方、各学会、各单位推荐,共有400余位科技工作者入围,我们将陆续推出部分入围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让我们一睹他们的最美风貌吧!

蒋兴良,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重庆市雪峰山能源装备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负责人,“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从事高电压绝缘技术、气体放电以及输电线路覆冰防护工作30多年,先后完成西电东送、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特高压等5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建立世界首个能源装备野外自然覆冰试验基地,其研究成果曾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荣获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及国际覆冰领域最高荣誉奖。


30余年如一日,常年在野外工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他就是被大家尊称为“民工教授”的蒋兴良。

瘦弱的身体微弯着,右手不停地敲打着后腰,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蒋兴良不时重复着这一动作。饱受脊椎管瘤手术后遗症折磨的他,每分钟都要忍受常人难以想像的痛,这使他常常夜不能寐。不过,面对这吃止疼药也止不住的痛,蒋兴良却说:“没事,反正都要痛,还不如多做点工作。”

覆冰积雪是美丽的自然现象,但如果电力线路、太阳能与风力发电设备,这些身处野外的“大家伙”被冰雪“缠身”,那就是严重的灾害,可能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导致这一灾害出现的因素有很多,因此研究难度非常大。


蒋兴良是湖南人,1985年考上重庆大学高电压工程技术专业的研究生,成为我国首批研究电网覆冰的研究生,从此与“覆冰积雪”结下不解之缘。

刚入行时,蒋兴良首先做的,是获取大量原始科学数据。从贵州六盘水,到青藏高原的风火山;从四川的大小凉山,到宁夏固原的六盘山……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蒋兴良带着团队翻山越岭,顶着刺骨的寒风,年复一年。


2005年7月,蒋兴良前往位于青藏高原的风火山,进行高压放电试验。那时,他与师生常常要在野外顶着高温进行试验。实在累得不行了,他们就驱车200多公里,去三江源头小镇休息一晚。

功夫不负有心人,蒋兴良团队收集到了宝贵的原始科学数据。这些资料为高原供电工程、青藏铁路隧道工程等多项国家大型工程提供了数据支持。

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大面积冰灾,13个省级电网受损,造成全国169个县停电,经济损失超千亿元。

随后,为深入研究野外自然覆冰规律及相关灾害的形成机制,防止电网再次因冰灾出现大面积受损,蒋兴良带病历时半年调查了全国17个省市的覆冰现场,最后选择在覆冰程度最严重的湖南省雪峰山,建立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没有专项研究经费,蒋兴良就自筹资金,还兼作“民工”,亲自上阵砌砖粉墙、立塔架线。经过10年的努力,他带领团队边筹钱、边建设、边试验,创建了国际上首个“能源装备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现在该观测研究站已从当初的“小作坊”,变身为“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自然覆冰试验基地,其代表性成果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1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同时,蒋兴良带领团队研发出世界首套电网覆冰预报预警系统,该系统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为提升我国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纷至沓来的荣誉,并没让蒋兴良停下脚步。

“我们的研究不能局限于电网,要拓宽研究面。”蒋兴良说,团队目前已研制出电网智能融冰、铁轨方波脉冲除冰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并将铁路、飞机等大型设备的防护研究纳入计划。

文章来源:《高电压技术》 网址: http://www.gdyjszzs.cn/zonghexinwen/2020/1110/471.html



上一篇:高电压正极材料的发展总结
下一篇:不算迟来的实验:关于“离子风飞机”的一些真相

高电压技术投稿 | 高电压技术编辑部| 高电压技术版面费 | 高电压技术论文发表 | 高电压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高电压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