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掺杂、包覆及复合改性 (3)

来源:高电压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Lee等[27]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紫外光固化法在LiCoO2表面形成了一层纳米尺寸厚度的聚二丙烯酸乙二醇酯(PEGDA)包覆层,且并没有破坏LiCoO2的物理结构;由于包

Lee等[27]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紫外光固化法在LiCoO2表面形成了一层纳米尺寸厚度的聚二丙烯酸乙二醇酯(PEGDA)包覆层,且并没有破坏LiCoO2的物理结构;由于包覆层具有电子网络和多孔结构,能吸收更多电解液;PEGDA包覆LiCoO2电极相比于未包覆LiCoO2电极在4.4 V高电压电池上循环性能表现优异,这归因于具有离子导电的纳米PEGDA包覆层阻碍了界面副反应的发生。

Cao等[28]在LiCoO2表面合成了一层导电聚吡咯(PPy)层,测试结果显示,在4.5 V高电压下初始放电容量为182 mAh/g,17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94.3%,远高于未包覆的83.5%,这主要是由于导电PPy层降低了LiCoO2表面的电荷转移电阻,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PPy包覆LiCoO2类似于胶囊壳,保护LiCoO2不受HF的腐蚀,并减少Co在电解液中的溶出。

Yang等[29]在空气中高温热处理进行PAN高分子链分子间交联在LiCoO2表面包覆交联的PAN聚合物膜,其与Al2O3氧化物包覆工艺比较,此膜具有良好的电子导电率和机械强度,此空气热处理工艺通过碳热还原避免了对LiCoO2表面结构的破坏。电化学测试表明,在高电压下PAN包覆LiCoO2比未包覆LiCoO2和Al2O3包覆LiCoO2都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

4 LiCoO2掺杂与包覆复合改性

Wang等[30]通过化学沉积法在Mg掺杂LiCoO2表面包覆了ZrOxFy层,成功实现了掺杂与包覆复合改性,相比于未改性LiCoO2材料,掺杂与包覆复合改性LiCoO2材料在3.0 V-4.5 V电压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1 C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1.2%,远高于未改性LiCoO2材料的64.4%。EIS、XRD和Co分布测试表明Mg掺杂稳定了LiCoO2晶体结构,而ZrOxFy包覆层抑制了正极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有效地改善循环性能。同样是Wang等[31]合成了Mg掺杂和ZrOxFy包覆复合改性的LiCoO2材料,DSC结果表明改性的LiCoO2材料在充电状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电化学性能测试Mg掺杂和ZrOxFy包覆复合改性的LiCoO2在3.0 V-4.6 V电压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1 C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76.3%,远高于未改性LiCoO2材料的19.5%。Deng等[32]研究了同时在LiCoO2表面和主体掺杂和表面包覆Al和Ti元素在滥用条件下LiCoO2热稳定性和钴酸锂/石墨锂电池的安全性,涓流充电和DSC测试显示,在掺杂Al和Ti元素LiCoO2表面包覆的铝钛氧化物中Al含量达2 000 ppm,同时掺杂和表面包覆Al和Ti元素的LiCoO2热稳定性明显增强,抗热冲击和过充性能优异,而仅仅掺杂且铝掺杂量1 000 ppm的LiCoO2热解放热峰温度高达250 ℃,掺杂LiCoO2热稳定性虽然增强,但不及同时掺杂和表面包覆Al和Ti元素的LiCoO2。

5 总结及展望

掺杂、包覆以及复合改性在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研究开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复合包覆以及复合改性将是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重点研究开发方向。运用不同的改性方法可以有效抑制钴酸锂在高电压下的结构变化,提升钴酸锂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和界面稳定性,从而提高钴酸锂在高电压下的克比容量、热稳定性、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并使得锂离子电池各项性能得到改善,为更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商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1] CHO Y,EOM J,CHO J.High performance LiCoO2cathode materials at 60 ℃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ies prepared by the facile nanoscale dry-coating method[J].JournaloftheElectrochemicalSociety,2010(157):A617-A624.

[2] ZHOU F,LUO W,ZHAO X,et impact of Al or Mg substitution on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LiCo1-zMzO2(M=Al or Mg) by accelerating rate calorimetry[J].JournaloftheElectrochemicalSociety,2009(156):A917-920.

[3] CASTRO-GARCIA S,CASTRO-COUCEIRO A,SENARIS-RODRIGUEZ M A,et of aluminum doping on the properties of LiCoO2and [J].SolidStateIonics,2003(156):15-26.

[4] JUNG H G,GOPAL N V,PRAKASH J,et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M=Mg, Al,Zr) at high voltage[J].ElectrochimicaActa,2012,68(5):153-157.

[5] 胡国荣,卢苇,梁龙伟,等.Ni-Mn共掺杂高电压钴酸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J].无机化学学报,2015,31(1):159-165.

[6] ZHANG M,TAN M,ZHA H,et high-voltage cycling stability and rate capability of magnesium and titanium co-doped lithium cobalt oxi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AppliedSurfaceScience,2018,458(15):111-118.

[7] PARK M S,LEE J W,CHOI W,et al.On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s of high-voltage oxide cath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new insight and significant safety improvement[J].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2010(20):7208-7213.

[8] MAUGER A,JULIEN modifications of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status and trends[J].Ionics,2014(20):751-787.

[9] ZHAO F,TANG Y,WANG J,et synthesis of Al2O3-coated LiCoO2for high-voltage lithium ion batteries[J].ElectrochimicaActa,2015(174):384-390.

[10] JIAN Z,WANG W,WANG M,et LiCoO2as cathode for high-capacity and long-cycling Li-ion batteries[J].ChineseChemicalLetters,2018(29):1768-1772.

文章来源:《高电压技术》 网址: http://www.gdyjszzs.cn/qikandaodu/2020/0922/373.html



上一篇: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关于高电压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的应用分析

高电压技术投稿 | 高电压技术编辑部| 高电压技术版面费 | 高电压技术论文发表 | 高电压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高电压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