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传统与技术的冲击关于数字教科书的几点思考(2)

来源:高电压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数字教科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纸质教科书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 (1)富媒体性 数字教科书不是平面的,而是三维立体的,包含着音乐、图像、声音

数字教科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纸质教科书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

(1)富媒体性

数字教科书不是平面的,而是三维立体的,包含着音乐、图像、声音、文字,充分体现了新媒体的特点。

(2)开放性

相较于纸质教科书,数字教科书更为开放与包容,它以书中的基础知识为起点,不断向外扩展延伸。学生在书中学习到的不仅仅是自己学校、班级的课程,还可以看到其他学校、地区甚至国外的精品课程,可选择的范围扩大了许多。

(3)自主性

数字教科书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贯彻的更为透彻,因为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除了在课上教师讲授的知识外,不同的学生会对不同方面产生兴趣。数字教科书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有侧重地学习探究。

(4)移动性

数字教科书是以一些电子产品为载体进行教学的,因此突破了传统的班级课堂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

(5)关联性

学生在学习一种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知识间的关联实现知识的整合,可跨学科、跨领域,更有利于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的实施。“数字教科书在实现‘内容+平台+终端’的整合时,已经超越了传统教科书的文本意义,实则建构起一个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一个自组织的开放系统”[2]。

三、数字教科书的现实困境

数字教科书只要其本质上还是教科书,就不可避免地与教师、学生、课堂、社会、文化产生联系,除此之外,它本身还站在技术的制高点上,将科学与教学融合在一起。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在纸质版本与电子版本的衔接中,如果处理不好,数字教科书的弊端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使其陷入一系列的困境中。比如,技术困境:技术介入的过度化与实践探索的浅表化;主体困境: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混乱与无序;社会困境:社会舆论的偏离以及教育公平问题的凸显;自身困境:内容与形式的貌合神离。可以说,数字教科书在新时代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抨击、质疑、检验。此时理性的分析与梳理变得尤为重要,借此我们可以看到数字教科书所隐藏的更深层次的一面。

1.技术困境:技术介入的过度化与实践探索的浅表化

数字教科书与传统纸质教科书最大的区别,就是其拥有先进技术的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占主导。现阶段,我们发现数字教科书似乎更侧重于数字而非教科书,各种各样令人炫目的技术充斥其中,忽略了其作为“根”的教科书的本质。

一方面,我国数字教科书所采用的技术以及一些方法来源于国外,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其他国家适用,在我国不一定会适用。另一方面,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技术的应用,无论什么学科、什么学习内容,全部都用技术。不可否认,教科书的某一部分内容,比如文章的介绍、单词的扩展、某个名词或者定义的延伸,在数字化处理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比以往枯燥的知识讲授要好。但有一些内容是技术无法实现的,比如综合性学习活动,就必须要求学生实际参加,亲身感受,技术再怎样丰富都无济于事,还有一些学生能在生活中实际感知的事物也无需技术的过度参与。因此,将一切学习活动“一刀切”地技术化、信息化过于片面。我们所要追求的是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科书,为师生的学习增添便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现实却背离了这个初衷,技术在数字教科书上大肆渲染,我们对它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层,只看到了技术带来的繁荣,却忽视了繁荣背后的问题,对于数字教科书中的技术应用,我们需要认真地思索探究。

2.主体困境: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混乱与无序

王策三曾经对教学进行定义:“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3]。也就是说,教与学是在师生的交往中实现的,任何一方的孤立都将使教学活动无法存在。数字教科书的出现实现了课堂外学习,改变了必须限定在一定环境中的教学形式,虽然这能让学习更加多样化,但也剥夺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固有条件,必然会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一方面,很多教师尤其是教龄比较长的教师,面对新兴事物会呈现出一种茫然无措的状态,很难改变甚至接受新型的数字教科书。如果学校再疏于教师的培训与引导,教师的被动与拒绝会愈演愈烈。对学生而言,数字教科书强调兴趣与个性学习,这种理想化的状态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学生自己可能就排斥学习,一般的“讲—听”都难以做到,更不用说这种过度自由的学习模式。另一方面,数字教科书背景下的师生交往是一种间接交往,不同于课堂上构建的真实情景,它没有对话、没有师生的回应,教学变得机械、冷漠。技术在此时就犹如一堵厚重的墙,阻碍了师生的交流。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生命活力的个体,直接面对面的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除了上课所学的知识,教师一言一行中体现的美好品德也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染学生,这是机器所无法替代的。数字教科书那种过于快速化的即时教学,无益于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文章来源:《高电压技术》 网址: http://www.gdyjszzs.cn/qikandaodu/2021/0728/683.html



上一篇:对技术的哲学反思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的逻辑
下一篇:文化触动筑梦国潮从人民日报有间国潮馆体悟国

高电压技术投稿 | 高电压技术编辑部| 高电压技术版面费 | 高电压技术论文发表 | 高电压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高电压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